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
航空强,方能军强、国强、民族强。百年航空征程波澜壮阔,西工大作为国家航空教育和人才培养重要基地,塑造了以军机三总师、民机三总师、10位两院院士为杰出代表的大批航空英才,为我国成功跻身航空大国做出了斐然贡献。进入航空新百年,航空科技加速跨界融合,飞机研制加速跨代发展,空天装备加速跨域赶超,信息化、智能化、系统化成为未来飞行器主要特征。经准确识变,西工大紧紧围绕国家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跨越的历史担当,自2007年开始,依托25项国家/省/校级教改项目,面向国家大飞机工程,聚焦新工科内涵发展,提出了个性培育、终身发展、全面成才教育理念,坚持特色办一流航空本科,积极培育具有家国情怀、追求卓越、引领未来的航空强国领军人才。
本成果牢牢抓住信息化和智能化牵引,创建通专融合、理实融通、科创融智(三融)特色新方法,构建院校联合、科教联合、产教联合、内外联合(四联)的教学共同体,构筑力学为基、设计为要、智能为魂、动能为心、安全为本(五为)的知识新结构,实施思政铸魂、多元培养、循环强基、原创塑能等新举措,强化拔尖特色培养,依托大竞赛、大项目、大工程开展实践和实战创新,全方位搭建协同平台、全要素建设一流资源、全过程精心立德树人,形成了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航空强国领军人才教育教学新模式。
十余年奋力实践,创设了国内首个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新工科专业,牵头成立了全国飞控信专业联盟,支撑了“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”双一流和A+学科、强基计划和基础拔尖2.0基地,实现了航空人才培养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、从强实践到强实战、从重创新到重原创的三大转变。毕业生中涌现185位总师和45位国家级人才,在J20、Y20、Z20、C919等国家重点型号发挥了领军作用。陈一坚院士、冷劲松院士、中国航空教育学会理事长孙聪院士、航空航天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蔡国飙教授等专家高度赞誉,具体举措被列入教育部国防特色人才联合培养专项方案,引领了航空新工科教育。
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:
(1)思政铸魂转化力不高。课程思政主线不够清晰,强国担当教育的渠道形式和案例不够丰富。
(2)个性培养牵引力不强。个性需求体现不够充分,学生多元化发展和拔尖培养途径不够顺畅。
(3)知识传授革新力不大。信息技术融入不够快速,学生理论和实践应用等基础功底不够扎实。
(4)原创素养塑造力不优。实战科研训练不够深入,依托大项目和大工程的培养手段不够先进。